2025年内蒙古盐碱地综合利用与产能提升技术集成及推广应用项目稳步推进落实
为全力提升耕地质量,充分挖掘盐碱地综合利用潜力,稳步拓展农业生产空间,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2025年自治区针对盐碱地灌排管理技术、土壤管理技术、耐抗盐植物与品种应用、配套栽培管理等技术,在鄂尔多斯市、通辽市、包头市、巴彦淖尔市4个盟市的10个旗区开展盐碱地综合利用与产能提升技术集成及推广应用。
为确保项目高质量完成,鄂尔多斯市农牧局积极联合中国农科院、太原理工大学、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等科研院所,以重大技术协同推广为纽带,将关键技术示范应用与生产实际紧密结合,在杭锦旗吉日嘎朗图镇、达拉特旗王爱召镇及树林召镇,精准开展约1700亩盐碱地综合利用与产能提升示范推广工作。项目以“水位调控-破障消减”“地力培育”为核心技术方向,系统开展“耐盐碱作物+深松破障+调理剂降碱+腐熟农家肥/腐殖酸培肥”集成技术、功能寡糖全生育期抗逆调控增效肥料应用等多项试验示范,打造中轻度盐碱地耕地地力培育与节水控肥生物强化综合改良技术应用场景、中重度盐碱化耕地起垄滴管改土培肥抑盐治碱综合改良技术应用场景,靶向解决沿黄南岸灌区耕地存在的地下水位高、土壤盐碱化程度高、质地黏重、肥力低以及灌溉施肥制度不合理等突出问题。
目前,田间试验示范成效初显,为充分展现试验示范成效,加速盐碱地综合利用技术的推广应用,项目组织召开了现场观摩会。中国农科院、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专家,以及各苏木镇技术人员、新型经营主体代表等40余人参会,通过现场交流学习,进一步强化了技术推广的落地实效。

下一步,鄂尔多斯市农牧局将持续强化项目区田间精细化管理,重点推进作物长势评估、土壤样品采集检测等工作,确保项目高质量收尾,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全力探索盐碱地综合利用重大技术推广应用的可复制新模式。